以下是一篇关于必然肯定的722字读后感:《必然肯定》一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尼可拉斯·纳斯鲍姆通过分析五个关键观点,阐述了人类行为的必然确定性,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全新视角。首先,作者指出人类行为的动机根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这些活动是遵循自然定律的必然结果。我们所谓的"自由意志"不过是一种幻想,因为我们的大脑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决定了我们的行为选择,这种神经过程是完全可预测的。我们的每一个决定背后其实都有前因后果的机械过程在推动,而不是凭借什么独立的自主意识。这种观点颠覆了我们对人性的固有认知,让人不禁怀疑自己的行为到底受制于何种无形的定律。其次,作者分析了情感体验的必然性。我们的情绪反应,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恐惧愧疚,都源自于大脑某些特定区域的神经活动。这些情绪反应并非出于我们的自主选择,而是由我们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所决定的。当我们感到愤怒或者害怕的时候,其实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而是因为大脑在做出必然的反应。这颠覆了我们对情感体验的认知,让人不得不正视人类情绪背后的生物学机制。第三,作者论证了人格特质的必然性。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独特的性格特点,比如外向还是内向、谨慎还是冒险、理性还是感性等。这些个性特质同样源自于大脑结构的差异,是我们的大脑硬件决定的。我们难以根本性地改变自己的性格,因为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这无疑让人感到自身的局限性,难以真正掌握自己的人格发展。第四,作者指出人的行为选择也是必然的。我们做出每一个决定时,都是在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倾向的推动下,做出看似自主的选择。但实际上这些选择都源自于我们大脑的神经活动,是可预测的结果。我们的行为并非出自自我意识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客观的大脑机制所决定。这种观点让人感到人性的无奈,我们似乎并非自己行为的主宰。最后,作者阐述了人类社会行为的必然性。个体行为的必然性导致了群体行为的必然性。我们的社会秩序,包括道德伦理、法律制度等,都源自于人性的生物学基础。这些社会规范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自于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必然结果。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人类社会的本质,以及我们所奉行的各种价值观念。总的来说,《必然肯定》一书用生物学的视角解读了人性,深入剖析了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这种观点无疑带来了一种"宿命论"的冷峻感
。“这是什么。从悉尼到皇后镇的修订时间表如下: 3月29日至4月26日每周4(周三,周五,周六,周日) 4月27日至5月31日 每周3班(周三,周六,周日) 6月1日至7月5日 每周5班(周一,周三,周五,周六,周日) 每天7月6日至8月30日 8月31日至10月4日 每周5次(周一,周三,周五, 周六、周日) 10 月 5 日至 10 月 11 日 每周 4 班(周一、周三、周六、周日) 10 月 12 日至 10 月 24 日 每周 3 趟(周三、周六、周日) 澳航集团目前每周运营 200 多个往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航班。游泳池,lapa(传统会议区)和网球场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