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知樾吕杨谁的儿子
从文化历史看钟梅分歧 闲言碎语敬天涯了解西方历史就会发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征伐和交流促进了西方文明的发展。那就是征伐者在战胜对方的同时,通常也要学习或继承被征服者的文化成就。征伐不断,但是文明的累积效应从没有终止。早期历史中,波斯王居鲁士大帝征服米底人就是如此,后来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也是如此。再到后来,古罗马征服古希腊依然如此。我征服你,然后我学习融合你,这些基本奠定了整个西方历史的基调。而这种基调也必然反映出西方历史的精英主义特征,即政治以及文化/科技类精英引导历史,这也应合所谓英雄创造历史说。这个特征是明显的。在整个西方历史中,普通人的默默奉献应该有,但是总体上是暗淡的。流传历史的都是那些灿若星辰的各个时代的各类精英。 基于各自历史文化脉络带来的中西方交锋,各有利弊。西方社会在关照底层人的文化概念上或许需要加强,中国的稳定发展之余对于更开放性的社会精英概念的成长需要支持。否则时间久了都会滋生深刻问题。中国人或许需要知道更多西方历史。感谢BBC纪录片,通过它们,感觉了解了很多东西。中国比西方社会更关注社会底层。那么,显然中国应该最先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民福利和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对。为什么恰恰相反呢?再说,儒家主流思想,除孟子外,恰恰是精英主义的,连道德实践者,说的都是君子君主(或封君)之子。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也始终是等级社会。关注底层起码在话语层面,这种事,主要应该是发生在共和国之后。而这种关注底层思想的根源,也不是来自儒家,是来自马主义。马主义难道不是西方的么?